首页 > 其他小说 > 三国寻龙记 > 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龙战吼

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龙战吼

    正文

    第五百六十二章子龙战吼

    话说西凉天水城中,陈龙读秒演练明王十八枪,使姜维惊为天人,终于全身心认了陈龙这个大哥。而与此同时,离合肥城百里外的六安县郊野,一支万人骑兵队云朵般掠过山麓间长草覆盖的长坡,惊奇无数不知名的飞鸟,黑压压围绕着周边丛林飞舞。

    万骑中一匹高大神骏的白马,箭头般高速冲刺在马群前端。白马上端坐一名银盔将军,白色战袍在身后被风吹的猎猎作响,手中挥舞的银枪微微旋转,正打出全军休息的信号。

    身边的护卫立刻散开,原地休息的吼声四处响起。马队立刻速度缓下来,以小队为建制觅地休息,外围迅速布置了警戒哨,显示出极高的训练度。

    骑兵们纷纷坐倒在地,就怀中掏出炒米干粮,就着水袋大口大口吞咽起来。从昨晚到现在,这些骑兵马不停蹄奔驰了二百余里,也着实该歇歇了。

    白马将军下马靠在一颗大树上,喝了几口凉水,只觉干渴的喉咙一阵刺痛。身边一匹枣红马四蹄一个急刹,一人下马欢声叫道:“子龙,咱们已经冲过汝南,接近六安县境了。”

    原来,白马将军正是宛城军团长官,青龙之主的好兄弟,青龙军第二号人物赵云赵子龙。见来人下马,赵云点头问道:“高将军,袁术的部队还在屁股后面跟着吗?”

    高将军将手中枪插好,走到赵云身边微笑道:“子龙,放心吧,我的新陷阵营在后面压阵,保证让韩暹、杨奉的部队无从下嘴。”

    高将军正是陷阵营大帅青龙名将高顺,自从老陷阵营瓦解之后,高顺低调投降青龙军,训练了一支陆军和骑兵混合兵种的新陷阵营,配合青龙军更好的制式装备,又是一支铁军。而从部队移动的速度和机动性能上来看,更胜老陷阵营。

    赵子龙听到韩暹、杨奉的名字,不由回忆起昨晚领兵跨越汝南郊野。汝南本就由袁术控制多年,而自己想要从宛城奇袭合肥,一定要借道汝南。汝南守将韩暹、杨奉,都是能征惯战的宿将,若是正面堵截,恐怕主公奔袭合肥的计划就会中途受阻。若是不能拿下合肥,庐江、江夏、江陵都将暴露在曹军铁蹄之下,长江防线将全面崩溃,更不用提关门打狗,消灭围困庐江的五路曹军。

    正史中,韩暹、杨奉却是因护送汉献帝回洛阳而天下知名的人物。韩暹本为黄巾起义军余部白波军将领,后受原白波军将领的兴义将军杨奉招纳,引军前来护卫汉献帝东归洛阳,因功受任大将军,领司隶校尉。此后居功自傲、扰乱朝政,献帝为曹操接向许县后,韩暹失势,随杨奉投奔袁术。袁术攻打吕布,韩暹又投向吕布,助其大破袁术。同年韩暹与杨奉于吕布授意下进犯刘备,杨奉被刘备诱杀,韩暹欲出逃并州,中途为杼秋县屯帅张宣所杀。

    而历史已经因陈龙穿越而改变,汉献帝也不再需要东归洛阳,此刻韩暹、杨奉还是袁术手下大将,韩暹为伪帝任命的汝南太守。

    昨夜赵云的奇袭大队,原计划就是快速穿越袁术的地盘,避免与袁术翻脸,被拖延迟滞在汝南,耽误奇袭合肥城的计划。赵云这支骑兵,距离合肥城最远,却是在诸葛亮的计划中唯一一支可能到达合肥城下的部队。

    韩暹、杨奉坐镇汝南,侦骑发现集结在边境的赵云部队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袁术称帝以后,早就是全民公敌,全境的将士都有一种紧张和压迫感,就怕某一天醒来青龙军或者曹操军杀到眼前。

    昨夜,昨夜青龙骑兵忽然动出,直扑汝南治所南百里外的淮河谷而来。韩暹、杨奉本意是按兵不动,坚守待援,却发现赵云骑兵并非直奔汝南城而来,线路似乎南偏,朝向弋阳县境。

    杨奉命韩暹守城,自领一军直奔淮河谷,一探青龙军动向。正史中,杨奉初为白波军手下将领,后跟随凉州军阀李傕,出道比韩暹早的多。

    后李傕杀死樊稠,并与郭汜举兵相攻。在双方的一次交战中,李傕方军势不利,李傕的耳朵更是被乱矢击穿,杨奉见势引兵前来救援,将郭汜军击退。后杨奉与李傕军军吏宋果等合议谋杀李傕,不料事情泄露,于是引兵反叛李傕,使得李傕的军势有所削弱。

    镇东将军张济自陕县赶至和解李傕、郭汜。汉献帝怀念旧京洛阳,于是派人恳请李傕要求东归,往返十趟才得到允许。当年七月,献帝出长安,杨奉被拜为兴义将军,并与郭汜、杨定、董承随汉献帝车驾一起东归。行至十月,郭汜突然反悔,想挟持献帝至郿县,杨奉等不予理会,郭汜使其下将领伍习趁夜烧毁焚烧学舍以威逼献帝,杨奉与杨定引军同郭汜交战,击败郭汜,郭汜恐怕有变,弃军逃命。

    献帝车驾进至弘农郡华阴县,杨定诬陷驻守于此的将军段煨谋反,引兵攻其营,但久攻不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小说《三国寻龙记》为转载作品,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龙战吼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地铺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