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朝小公爷 > 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中)

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中)

   “《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突然听小公爷讲起《礼记》来,诸人不由得有些莫名其妙。

    但很快的,小公爷就解答了自己为何如此说。

    “夫子时选贤与能,何其难也!便是到汉时、唐初,门阀横立之下寒门士子亦难登朝堂……”

    至隋初创科举方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状况。

    然其规模较小,每年上郡才举荐三人,中郡举荐二人,下郡举荐一人。

    如此选拔如何满足朝堂所需?!

    由于选拔甚少整隋朝一代,只取秀才十余人。

    然而即便是这十余人中,亦生出不少名士。

    房玄龄、杜正伦、许敬宗、岑文本……等,皆出于隋末秀才。

    宋代科举的发展,这才逐渐的让寒门士子有机会踏足朝堂。

    “夫子之言,当识其义而非只识其字。”

    朱厚照这会儿抄的是手都在打抖,然而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一支支的狼毫沾饱了墨汁静候,上面的楷书工工整整。

    “县、乡之间,可有贤能么?!县内衙役,可算贤能么?!”

    张小公爷这个时候已经转过身来,对着刘健便是一字一句的问道。

    刘健被玉螭虎这突然的逼问,直接堵了。

    “县令之中,又有多少熟知《大明律》?!有多少有侦缉之能?!”

    “他们中精于筹算者几何?!若有上下其手者,可能查乎?!”

    刘健苦笑,这些话他真的无言以对。

    明初算学尚有考量,后来诸先帝下时兴时废。

    但多数只考明经,莫说是算学了。

    便是《大明律》也只是稍微考一下,很多读书人摸不清《大明律》都是正常的。

    “竟是如此……竟是如此!!”

    弘治皇帝稍稍想一下,脸色顿时发青。

    一大群筹算都不会、《大明律》也不熟的官员,他们在帝国的下层能做什么?!

    侦缉之能更不用说了,他们会个卵子的侦缉之能啊!

    朕要他们去是吟诗作对的么?!白给他们发俸禄的么?!

    “帝国于乡间之力,等同于无。”

    弘治皇帝听得这话脸都黑了,然而他也知道这是事实。

    朝廷政令能到布政使司就不错了,布政使司会不会遵旨都不好说。

    “此为我大明如今之弊,然我大明渐变中……强矣!”

    张小公爷一字一句中,说的很是辛苦。

    他既得考虑到弘治皇帝他们的接受度,又得考虑到如何介绍后世的正确之路。

    哪怕是时至今日他都不敢轻易的开展工学,尽管他知道若要大明富强则工学必不可少。

    然而工匠到底是属于“匠籍”,也就比贱籍稍微好一些。

    甚至一部分直接就是贱籍,这在秦汉前乃是未有之势。

    甚至宋代匠人地位,也没有那么低下过。

    然而前朝如此做也是有原因的,他们不希望太多的手艺被民间掌握。

    尤其是冶炼、锻造、印染……等这类,所以当时管控严厉。

    以至于匠籍的婚丧嫁娶,都被严厉管控。

    到了明朝务农出身的朱元璋,考虑到了农人却没有考虑到匠人。

    他只是延续了前朝的“匠籍”,方便管理。

    毕竟他也没有什么行政经验,完全没有考虑到匠人在推进生产工具上所作出的贡献。

    而读书人么,大约也认为这于自己有利。

    于是匠人的“匠籍”便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地位低下的职业。

    想要改变这个局面只能是一点点的来,否则被动了蛋糕的读书人炸起来很麻烦。

    工部、各卫所州府的匠户们,稍微有点儿能耐的几乎都被挖空了。

    军械营造局存在的这几年里,如同海绵一样不断的将他们吸纳进来。

    而张小公爷另辟蹊径,让皇室和内库去负责他们就是为了避免动士大夫的蛋糕。

    但这终究是远远不够的,工学必须建立、工匠的地位也必须提高。

    “陛下之所以难以安寝,是忧心于我大明未来、是忧心于海上之危罢!”

    的确是这点,大明可以通过发展让自己强大起来。

    打鞑靼虽然困难些,可到底付出了一定代价后还是拿下了。

    而再打安南、东吁的时候,这特么跟打儿子似的两巴掌就给扇趴下了。

    如此一来,叫他如何能不忧心那未知之敌耶?!

    看似强大的两个边陲小国,曾经区域一霸都在火炮强兵之下分崩离析。

    甚至被大明如此统治,且谋算下来反复都不可能有了。

    若是那敌国有此手段……

    弘治皇帝哪怕只是想想,都会不寒而栗!

    他简直不敢想象,如果敌国入侵再有此手法……

    那整个大明有多少人肯坚持下来?!

    刘健听得皇帝此想,亦是不由得浑身颤栗。

    他可清楚大明是如何对待安南读书人的,那就是彻底拔除文统啊!

    整个人安南现在会喃文字的,加起来不知道有没有百人。

    按照张小公爷的习惯,安南以后必然是要推行汉字的。

    如此一来,喃文字就算是彻底湮灭了。

    再推行大明官话,如此数十年后安南与大明还有分别么?!

    “陛下!与其忧心此等事宜,不若加强于我大明之力!”

    玉螭虎对着弘治皇帝、刘健二人躬身作揖,沉声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皇明唯一可做的,便是自强以应敌!”

    说着,玉螭虎缓缓的起身。

    满脸肃然的望着他们:“即便是海外强敌今日不来,他们明日便不来吗?!”

    “即便是无海外强敌,我大明周边属国遍能保证永不生叛心么?!”

    “臣阅史书,未见载有永不叛之属国者!”

    “是以,臣以为国欲清平则必须持武!必须强盛!”

    自强,才是一切的根本。

    “而关于我大明的一些思虑,臣已有腹案。”

    玉螭虎沉吟了一下,本来他是打算入宫的时候再拿给弘治皇帝的。

    没想到这位皇帝居然从安南、东吁的猝死中,领悟到了大明烈火油烹这个事实。

    居然迫不及待的跑来了。

    “还请陛下应允,臣命人去取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说《明朝小公爷》为转载作品,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中)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地铺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