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再起 > 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韵

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韵

    普及官话,也就是洛语,这完全不现实。

    因为唐国上千万人,学习官话的成本太大,况且,普通百姓也不见得乐意,因为他们没这方面的需求,一生顶多方圆几十里转悠,家乡话就够了。

    所以李嘉最大的要求,就是秀才举人,以及进士们,至少要让洛语熟练到一定程度。

    普通百姓无所谓,但官员必须对洛语熟悉,公文奏本,平常的奏对,对于其要求都很干,些许错字,就能让政策变化许多。

    按照普通的穿越者来说,使用拼音,这样一来普及官话倒是顺畅,但却不符合实际,因为这是一个不亚于普及文化的难度系数。

    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力刊发《切韵》,是隋朝陆法言编辑的韵书,也是普通人学习洛阳正音的主要方法,虽然具有某种层度的局限性,但却是如今人们能够接受的,成本较低的法子。

    简单来说,就是对其他二子的声母韵母进行借用,来读作某字,如枯字,就用苦胡切,借苦的k,胡的u,从而得ku苦字,需要要求一定的文化水平,适合读书人。

    话说,对于洛阳正音的需求,本就是读书人中产生的,其门槛虽高,倒是恰当的很。

    无论是吟诗作赋,写文章,都是需要韵脚的,而唐诗宋比的韵脚,就是洛语。

    而且,对于洛语最看重,就是军队,因为发号施令就是需要谁都能听懂的语言,士兵天南地北,军官接受军令,就必须会洛语,不然仗都打不了。

    如此,结束一天的政事后,李嘉就派人写了份条子,让政事堂去办。

    随后,又让五军都督府督促军官的洛语学习,随军学堂更是将其放在第一位。

    政事堂这边日常,依旧非常的繁忙,皇帝虽然收权一些,但宰相们的工作依旧烦躁,不仅要提建议,还得进行决断,更显得繁琐。

    作为国家的中枢镇,政事堂一日也离不开人,所以日落西山之后,留下来看守值班依旧不少。

    政事堂与明清时期的内阁、军机处最大的不同,有三点,其一,就是拥有决定权,而不仅仅是建议权,其二,就是拥有崇高的地位,宣麻拜相,百官之首,声威浩大,皇帝都需尊敬几分。

    最后一点,就是政事堂的宰相们,拥有自己的属吏,也就是说,草拟奏本等繁杂小事,根本就不用亲自动手,向清朝那样跪下书写圣旨的,对于此时来说,就是天方夜谭。

    如果李嘉真的这样做,几个宰相为了尊严,直接就会撂担子不干,受不了这份屈辱。

    所以,“中书门下”的政事堂,虽设在中书省内,但自成为一个机构,方便处理政务。

    其下设五房,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日刑礼房,以分理众事,供职者称为堂后官,虽都是吏员,但地位极为重要。

    虽然有五房,但堂后官却只有十余人,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许多翰林也以这里任职为荣,毕竟这里是最接近权力的地界,哪怕仅仅是梳理一些奏本,跑腿,也是莫大的荣耀。

    中书门下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小说《大唐再起》为转载作品,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韵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地铺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