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第233章抵达

第233章抵达

    建国开始的朱元璋,没有能力直接用军力去打败这些海上的力量,那个时候的明朝刚刚立国,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对付这些海上的敌人,甚至国家内部连几个海船都没有,条件不允许的话,朱元璋就只能采取这样保守的方法来对付他们了。

    看起来他的选择有些过于偏激,其实还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与内地断绝了联系之后,很多张士诚的旧部就已经没有资源来维持自己的势力了,之后也就不断衰败了下来,后来朱棣有了力量,就能够直接把这些敌对势力给消灭掉。

    此外,朱元璋这么做也是为了要给国家减少一些麻烦,那个时候大明朝和外部的交往也是越来越多,有不少的国家也盯上了富庶的明朝,都想要趁机来和明朝打交道。对于朱元璋来说,和这些国家打交道还太早了,明朝刚刚走上正轨,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内部发展。

    过早与外部进行接触,反而会使得外部的势力对国内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他选择放弃交流,也给国家打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明朝也能够稳定恢复,再加上国内还有不少的残留问题没有解决,朱元璋没有功夫去理会国外的这些问题,自然用这种方法来帮助自己省去一些麻烦才最好。

    所以才有片船不得下海的律令,至朱棣让郑和七下西洋,一是宣扬大明国威,二是寻找朱允文,后来逐渐停止了,是因为大明是陆上强权,一向认为海洋非富饶之地,不足为凭,这才逐渐退出。

    但是时代是发展的,利之所至,是不可压制的,所以才会有大规模走私和倭寇之乱,这倭寇吗?有句话叫十倭九假,都是明人假扮的,至隆庆开海,似乎是众望所归,压不能压,月港年入三万,这是天子南库,但随着丰田秀吉入侵朝鲜,海禁又起。

    自从打败丰田秀吉后,月港逐渐开海,但收入并不见涨,万历也就只致不高。

    这时代的海贸,参与的商民可以分为三种,小商民,中等商民,有官方背景的巨商。而在华夏古代农业社会重农抑商的背景下,新产生的巨商也往往会寻求官方背景,他们有的被拒绝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比如嘉靖朝的汪直、徐海、麻叶、陈东等人,有的则因为为朝廷做出一定贡献或其他的原因而得到许可,比如后来的郑芝龙,但得到官方最高许可是非常困难的,绝大部分的巨商寻求的是与地方官僚势力勾结,官商互利。

    苏州船厂每年造船出海贸易数量就号称多达千余艘,与上面的数据对比,事实证明,即便不限制,出海商民愿意纳税的也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选择走私,这也是为什么重商的宋元仍然收不到多少商税的缘故,譬如南宋每年海贸收入最多时也只有数百万贯铜钱。而后来的大清罗伯特·赫德打理大清海关用火轮船抓走私之后一年能收上2000万两更说明了这点。

    米柱就在考虑,如何弄得这海关权,以后大明就无忧了。

    不过这并不容易,江南士大夫豪强们一方面反对开海,另一方面又把严格执行海禁的封疆大吏朱纨迫害而死。

    在海禁的前提下,有官僚支持的走私商人没有被朝廷打击的风险,而没有官面背景的走私商人有这个风险,这样的情况,对于缺乏背景的中等商民是不利的。一旦开海,中等商民就能和官商勾结的巨商进行相对公平的竞争了。

    闽浙地区以富庶著称,在宋元两朝,其富民长期逃避税役,勾结官僚,使得国库空虚,本朝初开国,朱元璋曾经对闽浙地区的富民进行打击,但治标不治本,其地的士绅势力很快又崛起,影响朝堂。

    所以大明朝开海进程的缓慢,以及隆庆开海的有限性,与这些江南富民的操纵,当然是分不开的,这是他们的蛋糕,如同山西商人的关外塞外走私之路,谁动谁死。

    米柱借助于大明皇家银行、米利坚商行身边是聚集了一个利益集团,他们是有资格和这帮人扳手腕了。

    米柱的锦衣卫海上北镇抚司,其实是大明海关的雏形,一旦成势,向前可以令片板不得下海,向后可以围堵走私,月港年税才三万,这也太侮辱人智慧了,就三万,还天子南库,仿佛占了多大便宜似的,万历就是不想让人当猴耍,这才干脆禁了,如果这些官商们给他一个枣,让利三十万,也可以打动这贪财的万历皇帝呀!

    但这帮人,那是吃独食,一个酸枣都不让人吃。

    现在好了,米柱来了,他是不会让这种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小说《明末之伟大舵手》为转载作品,第233章抵达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地铺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