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水师开拔(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南明第一狠人正文卷第六百七十九章水师开拔翌日一早,郑成功便将一份奏疏呈递到了御前。奏疏自然是关于东江镇的,朱由榔看着这份奏疏直是有些哭笑不得。
他还以为郑成功会把去东江镇的人选定下来,谁知郑成功反倒是把皮球踢给了他。
郑成功在奏疏中主要提及了三个人,何守义、于七、王二麻子。
郑成功的态度很明确,该选哪个得天子来定。
朱由榔放下奏疏走到地图旁仔细端详着。
他在皮岛的位置圈了一圈,继而背负双手踱起步来。
郑成功不选用自己嫡系的原因也很明确,就是为了不惹人闲话。
有道是人言可畏,如果郑成功一味的启用自己的嫡系的话,很可能遭到御史言官的抨击。
科道言官的嘴可是比刀子还要锋利,一般的人根本就承受不起一通喷。
郑成功身居高位,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所以朱由榔也是能够理解的。
但理解归理解,这难题终归是摆在了朱由榔的面前。
不选用郑成功的嫡系,剩下的人选也没剩下多少了。
郑成功挑选出的这三人基本上就是最优解了。
到底选谁呢?
其实选于七的话就等于把王二麻子选了。
二人基本上是连体的关系,不说形影不离也差不多了。
朱由榔也没有想把他们分开的意思。
至于何守义也有何守义的优势,到底选谁朱由榔确实很为难。
朱由榔踱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花草,神情为之一振。
对啊,他为什么非要选呢。小孩子才做选择题,他全都要。
东江镇又不是一座城池,而是一片岛屿。
岛屿不止一个,知名的大岛也有十数个。朱由榔派何守义和于七一同前往并无不可。
想通了这个道理,朱由榔当即就命人拟旨。
事不宜迟,将士们早些出发也能够早些抵达东江镇。
圣旨一经下达,于七和何守义立即开始准备出发事宜。
至于兵部和户部,则纷纷在文书和粮草方面开始筹备。
一旦动起来了,推进的速度就快了。
于七在得知自己被皇帝陛下选中后,心中可谓是激动极了。
“东江镇,这可是东江镇啊,若是能够掌握了东江镇,就相当于在鞑子的背后埋了一根刺,将来征伐辽东都会变得很轻松了。”
“是啊是啊,恭喜大哥了。”
王二麻子也是喜形于色,一直他们都是做配角,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做一次主角他们自然不能辜负这大好机会。
“户部已经在准备粮草了,当今天子乃是圣主,户部肯定不敢在粮草上做文章。”
王二麻子十分得意的说道。
于七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当年毛文龙创立了东江镇,但因为岛上土地贫瘠,东江镇的军队粮草得依赖于登莱拨付。
而登莱的粮食则是朝廷拨的。
那时候朝廷自上至下都烂透了,登莱运送粮草时自然也有许多潜规则。
最著名的一条即是漂没。
所谓漂没指的是粮食在海运途中掉到海里了,等到运到了东江镇只有额定数量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还以为郑成功会把去东江镇的人选定下来,谁知郑成功反倒是把皮球踢给了他。
郑成功在奏疏中主要提及了三个人,何守义、于七、王二麻子。
郑成功的态度很明确,该选哪个得天子来定。
朱由榔放下奏疏走到地图旁仔细端详着。
他在皮岛的位置圈了一圈,继而背负双手踱起步来。
郑成功不选用自己嫡系的原因也很明确,就是为了不惹人闲话。
有道是人言可畏,如果郑成功一味的启用自己的嫡系的话,很可能遭到御史言官的抨击。
科道言官的嘴可是比刀子还要锋利,一般的人根本就承受不起一通喷。
郑成功身居高位,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所以朱由榔也是能够理解的。
但理解归理解,这难题终归是摆在了朱由榔的面前。
不选用郑成功的嫡系,剩下的人选也没剩下多少了。
郑成功挑选出的这三人基本上就是最优解了。
到底选谁呢?
其实选于七的话就等于把王二麻子选了。
二人基本上是连体的关系,不说形影不离也差不多了。
朱由榔也没有想把他们分开的意思。
至于何守义也有何守义的优势,到底选谁朱由榔确实很为难。
朱由榔踱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花草,神情为之一振。
对啊,他为什么非要选呢。小孩子才做选择题,他全都要。
东江镇又不是一座城池,而是一片岛屿。
岛屿不止一个,知名的大岛也有十数个。朱由榔派何守义和于七一同前往并无不可。
想通了这个道理,朱由榔当即就命人拟旨。
事不宜迟,将士们早些出发也能够早些抵达东江镇。
圣旨一经下达,于七和何守义立即开始准备出发事宜。
至于兵部和户部,则纷纷在文书和粮草方面开始筹备。
一旦动起来了,推进的速度就快了。
于七在得知自己被皇帝陛下选中后,心中可谓是激动极了。
“东江镇,这可是东江镇啊,若是能够掌握了东江镇,就相当于在鞑子的背后埋了一根刺,将来征伐辽东都会变得很轻松了。”
“是啊是啊,恭喜大哥了。”
王二麻子也是喜形于色,一直他们都是做配角,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做一次主角他们自然不能辜负这大好机会。
“户部已经在准备粮草了,当今天子乃是圣主,户部肯定不敢在粮草上做文章。”
王二麻子十分得意的说道。
于七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当年毛文龙创立了东江镇,但因为岛上土地贫瘠,东江镇的军队粮草得依赖于登莱拨付。
而登莱的粮食则是朝廷拨的。
那时候朝廷自上至下都烂透了,登莱运送粮草时自然也有许多潜规则。
最著名的一条即是漂没。
所谓漂没指的是粮食在海运途中掉到海里了,等到运到了东江镇只有额定数量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