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赤阳墨帜玄武歌 > 第三百四十八章 胶着的战事

第三百四十八章 胶着的战事



    楼阁中每个人的面庞在那微弱的烛光中显得有些潮红,这丝潮红映衬出的更是每个人内心中的激动与鼓舞。

    见众将的士气又重新高涨了起来,樗里骅这才微微压了压手,示意诸将重新坐下。

    随后,他就将自己的疑惑讲与众将,希望能够群策群力帮助他分析一番那林诩为何会放弃用计转而弄险的目的来。

    “原本我以为今之战戎军将会留有后手,但看了整整一后才发现他们确实只是单纯的蛮干而已。

    这似乎并不是林诩的风格,所以我猜测林诩的大军或是后院起火令他们不得不采取强攻的战法,亦或者”

    说到这里时,樗里骅皱起了眉头似乎是有些不敢肯定自己的猜测一般摇了摇头。

    随后就听梁青书试探着问道:“左更大人,戎军当初仓促来攻我黄,本就粮草匮乏。会不会是近期卫将军那里又打了一场胜仗劫了粮草,所以才会让戎军想要速战速决?”

    梁青书说完话后,却见樗里骅摇头说道:“不,前我们得到的消息称卫将军现在正与戎军秋兹率领的三万大军在历山周旋,根本就顾不上再去截杀粮道,怎么会取得大捷呢。

    所以,现在我怀疑是戎军那边的中军可能出现了异常的况。

    方才,你们也都听到安将军讲,今北门攻城的戎军只有一万且头领并非是别木尓和阿花奴中的一人。

    而我西城门外攻城的兵马也尽是戎人,所以我有些怀疑会否是那林诩已经不再统帅城外的戎军了。”

    “什么?”

    “他们这是兵变了?”

    “这可是好消息啊!”

    樗里骅的话听在众将的耳中,让他们在颇为默契的沉默了数息之后,就如同一颗石头砸进了麻雀窝中,让这楼阁中顿时生起了一阵聒噪。

    每个人的脸上带着不同的表,或是吃惊,或是兴奋,或是激动,总之他们对樗里骅的猜测没有丝毫的怀疑,一时之间各说各话就像是这仗已经打胜了似的。

    这两个多月来,虽然戎军始终没有在秦国人的手中占得丝毫的便宜,但这楼阁上的将领们却是心中十分的清楚,那林诩曾经距离攻陷黄城是有多么的接近。

    所有的将领每次想起那接近城头的土坡,看到城内那硕大幽深的沟壑都始终心有余悸,知道要不是自家主将樗里骅的能力过人,恐怕这黄城就连一个月也是守不住的。

    而且,那高云策、梁青书等几位核心将领更是清楚的很,其实能够先后粉碎林诩的计谋,运气也是占了不少的成分。

    不然的话,即便是樗里骅也恐怕早就败在了林诩的手上了。

    正因为众人已经让林诩搞得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所以当听到樗里骅猜测那林诩或许已经被罢掉指挥大权时,众将官才会兴奋的溢于言表,只能漫无目的的聒噪着毫无意义的话用以掩盖他们内心之中的惶恐。

    这个时候,只有梁青书几人尚还有几分理智,所以众人就听到梁青书郑声说道:“左更大人是猜测那别木尓和阿花奴夺的军权,所以才会在今尽数遣来戎人军队与我们血战城头吗?”

    梁青书话音刚落,樗里骅便微微皱眉点了点头后轻声说道:“正是如此,不然的话林诩也绝不敢尽遣戎人前来攻城的。

    我听说那些戎人对关内的降将始终心有芥蒂,之所以从前没有出什么岔子那也是有萧大单于在镇着。

    如今萧锦行去了齐国战场,所以这些戎将绝不会甘于屈居林诩之下。

    定是两个多月以来他们见林诩打不下黄,所以才想要权夺篡位的吧。

    不过,今我也看到那些鲲鹏军也在做着攻城的准备,虽然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加入战斗就已经天黑无法再战,但看他们的状态却丝毫没有被强迫前来的痕迹。

    这才是我疑虑的地方。

    按说林诩被篡权,那鲲鹏军多半是不会听别木尓和阿花奴的调遣的。

    更何况,虽然这两个月鲲鹏军损失惨重,但算上还在燮玉东五县守城的近三万兵马,林诩的实力根本就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所以林诩又为何会被别木尓和阿花奴篡权呢?”

    樗里骅说罢后,众将一时之间也都陷入了沉思当中,不过就连樗里骅也猜不透的事,又能有谁能够猜的透呢。

    或许,这本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猜测吧。

    亦或者,那林诩本来就不打算让樗里骅猜得到答案吧。

    随后的一个多月里,戎军在每都会派兵前来城下扰一番之余,又相继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的攻城之战。

    虽然每次两军都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但终是在城头秦军的奋力搏杀下,戎军也只能无可奈何的看着固若金汤的黄城头悻悻而归,

    在最后一次攻城无果后,戎军便从此偃旗息鼓不再前来强攻城头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说《赤阳墨帜玄武歌》为转载作品,第三百四十八章 胶着的战事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地铺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