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浪打桃花 >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六章

  听了计天对湖州的夸赞,晋元一时间来了兴奋劲儿,他抢过计天的话先称呼了一声;“计老师!”

    等到计天说;“请讲。”

    计天立刻开口说;“在座的诸位,要说我们湖州的山水,除了天目山,龙王山以外,还有就是苕溪了,苕溪又名雨言溪,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东、西两个苕溪组成,因为这两条溪水大小想仿,我们当地人又把她们称作姐妹溪;

    东苕溪,当地人还叫她龙溪、仇溪、余不溪,上源由南、中、北三个支流组成,而以南苕溪为正源。源出东天目山北部平顶山南麓,南流折东流,与中、北苕溪会合后,流至瓶窖称东苕溪。

    西苕溪,从瓶窖以下至全村,左有安溪汇入,至德清县城,右有湘溪、余英溪汇入德清至湖州,中间还有埭溪汇入,我们家乡实在是水网密布,蚕树遍布,每到忙时,家家缫丝,户户织丝,想必此时,我家中的阿妈一定正在织丝呢。”

    晋元说出了这样一大段话来,接着又长长出了一口气,计天和张全佑,赵友凡暗中观察,发现晋元好像吐出了胸中的郁垒,计天为了趁热打铁,接着又说道;“你们湖州,还是湖笔的产地。 我们早就听说过‘湖颖之技甲天下。’”

    说到这里,计天停下不说了,而是看着晋元,晋元正听到兴头上,他不觉发问道;“计老师,何谓颖者?”

    计天解释说;“颖者,指的是笔头尖端一段齐而透明的锋颖,制笔之人称之为黑子,想当年,秦朝名将蒙恬来到湖州善琏后,对毛笔做了重大改革,‘纳颖于管’,把笔毛纳进竹管内,以披柱法改进毛笔,这个发明就是在湖州完成的,所以,蒙恬被湖州制笔人尊为笔业的始祖,你们湖州凡制笔者,家家供奉蒙恬,四时上香进贡,从来不曾断了香火。”

    计天的一番考证,引起赵友凡说话的兴致,他急不可耐地接过来说道;“湖州的茶文化不仅仅传遍了九州八十八郡,还漂洋过海,向东传到了扶桑,最早把中国天台山茶籽带到日本、播种在京都比睿山麓的是日本的最澄和尚,第二年,仅仅相差一年,日本的空海和尚又从湖州带回茶籽,献给嵯峨天皇。在天皇倡导下,湖州饼茶煮饮法在日本弘仁年间得到发扬光大,形成‘弘仁茶风’。

    接着,又向西传到了波斯各国,从三国时期开始,湖州茶就成为了贡茶,至今你们湖州还有茶贡院,每年都由地方官员选送上好的雨前茶供奉给朝廷,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土贡,

    在湖州,还有一种贡焙,是由朝廷钦定的在湖州种植和烘焙的上等茶叶,记得张文规曾作《湖州贡焙新茶》诗云:‘凤辇寻春半醉归,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诗中的‘湖州紫笋’指的就是湖州长兴顾渚山的紫笋贡茶。”

    一番说辞,足见赵友凡的博学广记,有学生如此,老师岂能甘拜下风,赵友凡的论证刚刚说完,计天就说道;据传闻,在你们湖州天目山一带,于山涧无人之处,有一种叫做仙人掌茶的稀奇茶叶,著名诗僧、茶僧皎然在他的茶诗中曾经提到过这种茶,只可惜呀,我没有时间亲自去一趟天目山,不然的话,这将是一段十分有趣的佳话。”

    计天的话音刚刚落下,晋元又饶有兴趣地问道;“计老师,您还没有告诉我,我们湖州过去为何称作菰城呢?”

    计天闻讯,知道晋元已经回心转意了,他就回答道;“你们哪里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在河湖港湾的边上,和湿地里,长着众多的菰草,就是因为你们哪里菰草十分多,所以,楚申君在建城后,就把这座城池命名为菰城,到了秦朝改菰城为乌程,说起来,秦改菰城为乌程,也是有原因的,那时,在菰城之中,有乌巾、程林两氏善酿,所以才被改称为乌程。到了东吴时,改乌程为吴兴郡,直到前朝,才置州治,又因为此地滨临太湖而得名为湖州,也就是说湖州之名才叫了不长时间。 ”

    计天和赵友凡罗哩罗嗦,说了这么半天,都是为了转移晋元的心思,这功夫,眼看着晋元已经和常人差不多了,张全佑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就咳嗽了一声,慢条斯理地说道;“二位饱学之士既然把湖州说得如此之好,不知道二位有没有去过湖州?”

    听了张全佑的问话,计天心里就明白了,张全佑想把晋元送回家去,他就如实说道;“别看我说了半天,好像对那里十分熟悉的样子,其实呀,我还真没去过湖州,说实话,即便我对湖州十分熟悉,不过吗!我这守孝之人三年期限未满,是万万不能离开墓地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说《浪打桃花》为转载作品,第七十六章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地铺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