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七海扬明 > 章二九零 边疆区的经济发展

章二九零 边疆区的经济发展

到了驻疆大臣公署,喝上香茶,李君威问起了镇北城的情况,他说道:“其实我这次来视察,不算公差,大约明年,就要回京了,回去后,皇上少不得要问,我就先来看看,省的到时候说不上什么来,你们也不要紧张,我可不是来挑刺的。”

    “卑职等,还是想着王爷多指点。”沈长河是秘书出身,说话很是得体。

    “我可是不懂这些经济民生什么的,倒是你们有什么困难,我是可以帮着解决的。”李君威随口说道。

    “行,那卑职先向您汇报。”沈长河打开了文件夹,坐在了李君威对面。

    李君威摆摆手:“先吃饭,吃完饭,咱们去下边转转看看,光听你汇报有什么意思。”

    在公署吃了饭,李君威也没让动什么阵势,只是和沈长河带了几个侍从去转了转,而最主要的地点就是位于伏尔加河西岸,南边的车辆工业区,而这正是沈长河主政西疆以来,最能拿的出手的政绩。

    镇北城位于边疆,又处于西津和乌城之间,自然有自己的区域优势,最早这座城市的经济是被限制发展的,因为其就在俄国边境上,后来随着局势缓和,经济才开始有所起步。

    论起工业,最早发展的是木材加工,因为早期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来自顿河和伏尔加河上游的俄国木材数量大而且价格便宜,此后,就是发展起了粮食加工和羊毛加工。

    加工好的羊毛向西津输送,算是西津纺织行业的配套,而粮食加工利用的则是俄国和附近的粮食种植业,主要向乌城输送。

    一直到沈长河主政,确立了车辆行业为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原因很简单,随着铁路在帝国西北边疆的普及,对火车的需求量很高,但镇北城根本就没有蒸汽动力产业,别说镇北城,乌城和西津也是最近这些年才开始涉足火车头的生产,但镇北城的区位优势在于,其特别适合生产火车车厢。

    来自乌城的钢铁和钢铁制成品、西津的精密仪器和本地的木材加工,凑在一起,就是火车车厢所需要的全部,火车的客运车厢和货运车厢的生产,成为了镇北城崛起的第一项优势产业,而很快,随着火车车厢的生产企业出现,带动了其他车辆的生产,比如马车,无论是帝国面积巨大的边疆区的牧民还是俄国,破烂的道路才是主流,马车运输才是主流。

    而在今年,新的产业再次出现,那就是自行车生产,也正是各种大小车辆的生产,造就了镇北城南部的这片专注车辆生产的工业区。

    “走,去自行车厂看看。”李君威登时来了兴致,说道。

    到了工厂门口,沈长河上前,不知是出具了什么,很快厂子里的经理就前来招待。

    “长河,你认识这里的人吗?”李君威问道。

    沈长河点点头:“这里的这位茅经理是金马厂出来的,我倒是不认识他,但是他肯定认识我,呵呵。”

    “金马厂是什么厂?”李君威倒是不解。

    沈长河解释了几句,李君威就明白过来了,金马厂其实是一家地方性的国有企业,是镇北城的第一家自行车生产厂家,其投资、工人乃至厂房,都来自生产火车车厢的国有企业,这就是镇北城早期发展的必然之路,缺乏资金,投资只能由驻疆大臣公署筹措。

    原本沈长河以为,生产自行车的金马厂和生产马车的金牛厂会和生产火车车厢的厂子一样火爆。一开始的确是这样的,镇北城生产的自行车行销西津和乌城,但是很快就发现,一些私人投资的自行车厂也建立起来,其效率比之金马厂要高很多,短短两年就挤的金马厂活不下去。

    原因其实很简单,生产火车车厢需要的加工技术比较高,投资也大,私人很难办起来,而且就算办起来,火车车厢也是卖给铁路公司的,而铁路公司在西疆都是国营,也很难从西疆本地的国有企业手里抢饭吃。

    自行车厂就完全不同了,其车轴、刹车装置等零部件来自西津,车架等钢铁制品来自乌城,本地只需要铆接和组装,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加上近些年西疆地区的工业发展,造就了不少技术工人,因此自行车这个行业的入行门槛很低,马车等车辆厂也是如此。

    于是在两年前,沈长河进行了改革,把所有的自行车厂和大部分的车辆工厂直接改制为了私有企业,只有生产炮车、载重车等特殊车辆的工厂保留了下来。

    这家工厂的经理就是两年前改制后独立办的自己的厂子。

    “我小时候啊,老爷子就让人用木头给我做了一辆自行车,我可能是帝国第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李君威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厂房里转着,和沈长河说着少年时代的故事。

    这个时候,茅经理走了过来,他并不知道李君威的身份,还以为沈长河带来的朋友,问道:“沈大人,您有什么指点的?”

    沈长河没说什么,李君威则是问:“茅经理,你这里有女式自行车吗?”

    “女式自行车?什么是女式自行车?”茅经理被问懵了,直接摇头。

    李君威笑着说:“自行车也要分男女啊,你这车子是黑色的,女人肯定不喜欢,可以弄成粉色的、黄色的之类的,尤其是中间这车梁,是,有它是结实,可上车要高摆腿,你想象,女人穿着裙子,一摆腿,可不是走光了。”

    “您说的是有道理,可我们这里没有,怕是镇北城也没有。”

    “沈大人哟,看到没有,你们这里技术是可以,但是理念太差了,发展经济,理念很重要的。还是去申京取取经吧。”李君威对沈长河说道,沈长河也是点点头,感觉李君威说的有道理,李君威又说:“茅经理,你要是能整出来女式自行车,我定五十辆。这样普通的,我定五十辆,你要整不出来,我就不定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说《七海扬明》为转载作品,章二九零 边疆区的经济发展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地铺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