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小说 > 霸蜀 > 第739章 巧取豪夺

第739章 巧取豪夺

    关中。

    春风终于吹过了大秦岭,吹绿了关中的土地,绿开了六盘山上的冰雪,化作涓涓细流,穿山滴谷,汇入渭水,奔腾东流。

    诸葛亮弯着腰,钻出了大帐,看着远处正在忙碌的士卒和农夫,嘴角露出一丝疲倦的笑容。一切顺利,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关中、陇右都已经入手,现在他终于可以安心的经营关中,为下一次北伐做准备了。

    从第一次北伐算起,关中入手已经四年,正式屯田也有三年,三年的积累,在去年那一场大战中消耗殆尽,他只能停下脚步,耐心的等待。

    人力有时而穷,他哪怕再聪明,也没办法一下子变出大量的粮食来。而没有粮食,任何行动都无法进行,纵有雄兵百万枕戈待旦,也只能耐心的等着。

    看着眼前的春耕景象,诸葛亮裹紧了身上的冬衣。天气已经回暖,很多人都已经脱去了冬衣,换上了轻薄的春衫,他却还裹着一件旧冬衣,否则就容易受凉。

    这身子骨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诸葛亮觉得嗓子眼有些痒,虚握着拳头挡在嘴边,轻轻咳嗽了两声。咳嗽牵动了肺,让他的整个胸膛都跟着振动起来,一阵阵刺痛。

    “丞相,你怎么出来了?”姜维快步走了过来,见诸葛亮咳得脸色通红,连忙上前扶着他,劝道:“丞相,外面风大,还是进去吧。”

    “不碍事。”诸葛亮摆摆手,喘息道:“里面呆得久了,我出来透透气。”

    姜维回头看了一眼大帐,皱了皱眉。诸葛亮只要一睁眼,大部分时间都在埋头办公。屋里的灯几乎是从来不熄,灯油味重得能薰死人,正常人都受不了,更何况诸葛亮是个病人。

    “丞相,你不能再这么辛苦了。身体要紧。”

    “没关系,天气再暖和些就好了。”诸葛亮疲惫的笑笑,瞥了姜维一眼:“魏延有消息来了?”

    “嗯。”姜维低下头,看着手中的军报,舔了舔嘴唇:“镇西大将军已经收复了敦煌,整个凉州都已经入手。他现在在玉门关休整。询问下一步的动作。”

    诸葛亮平静的听着,过了一会儿,他问道:“伯约,如果让你来做决定,你会怎么办?”

    姜维沉吟了良久,最后有些不太情愿的说道:“西凉易乱难安。须得有镇西大将军这样的宿将镇守才行。再者,草原上的那些胡人不服教化,也需要镇西大将军来震慑他们。”

    诸葛亮缓缓的点点头,欣慰的笑了。“让魏延留在凉州,除了震慑西凉人和草原上的胡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顿了顿:“我准备重开西域。”

    “重开西域?”姜维愣了一下,随即若有所悟。

    “重开西域。不是为了把魏延困在西域,而是我们要想尽快的恢复实力,积聚财富,就要从西域想办法。”诸葛亮淡淡的说道:“以前我们只有益州,蜀锦的产量毕竟有限,供不应求,可以提高价格,赚取高额利润。不管我们生产多少,魏国、吴国都能消耗得掉。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们的土地增加了。又改进了织机,锦的产量必须会迎来一个快速增长,可魏国实力大减,他们的购买能力却在不断的下降。且大战在即,曹睿肯定会限制蜀锦的销售。以免钱的大量外流,如果不及时重新找到销路,蜀锦很快就会贬值……”

    听着诸葛亮有些絮絮叨叨的讲述做生意的事,姜维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这难道是丞相最近考虑的大事?他每天起早带晚的,不是在考虑北伐的大业,只是在算账?怪不得杨仪父子经常出入丞相的大帐。

    姜维欲言又止。他觉得诸葛亮不应该把这些事当成大事,交给杨仪父子办就可以了,何必自己如此辛苦。不过他看着滔滔不绝的诸葛亮,又把涌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耐着性子听着。

    诸葛亮说了一通,终于发现姜维有些心不在焉,暗自叹了一口气,闭上了嘴巴。他看着远处,出了一会儿神,忽然说道:“伯约,我听过一句话,叫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军事是政治的延伸,你怎么看?”

    姜维愣了片刻,低下头,看着脚尖,脸色有些羞惭。他不用猜,也能知道这种怪怪的话肯定是魏霸说的,别人说不出这种生僻的字眼来。诸葛亮之所以不提魏霸的名字,只是为了照顾他的面子。很显然,诸葛亮对他刚才敷衍的态度不怎么满意。

    “丞相,我知错了。”

    “伯约,真正的兵家绝不是只会行军打仗。《孙子十三篇》从来就不是简单的用兵之道,而是治国之道,上兵伐谋,谋的不就是经济之道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小说《霸蜀》为转载作品,第739章 巧取豪夺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地铺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