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第四百五十六章 九都大变化

第四百五十六章 九都大变化

    送走荣明友后,杨荣光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拉着儿子滔滔不绝的谈起他对荣明友建设新港设想的看法。在他想来,只要港口项目能够立项,对于星豪重工以致整个星辰制造集团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契机。

    修建港口之前就需要把大批港口疏浚设备、基建工程机械、集装箱吊运装置等早早定下,这都是星豪重工现在正在努力打入的产品市场。随之而来的还有建设工业港口必须的电厂、钢厂、石油天然气储存以及造船厂等设备制造单位所需要的大量工业机械,只要一想到港口周边的厂房里矗立着一排排标有星辰制造出品的机器,那订单足够全集团全速生产好几年,他就感觉浑身上下被刺激的一阵激动。

    杨星看着老爸眉飞色舞的样子,好像明天就能看到一座新港口出现在眼前,实在不忍心给他泼冷水,只好先让老爸回去通知星辰制造下属各公司,开始为兴建港口做前期准备,并关注现在国际上对于港口基建所需工程机械的最新技术,并嘱托老爸,我们之前毕竟没有过建港口的经验,如果感觉准备活动中有什么拿不准的,最好多向国内外这方面专业公司咨询。

    他其实还有没对杨荣光挑明的话,在国内ca作修建新港这样的基建超大项目,需要的审批手续之繁复和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之大是难以想象的。否则以荣明友的家底和多年搭建的人脉关系,为什么不自己单干,而是低声下气求到他这个毛头小伙子身上,甚至连儿子在杨星手下吃的亏都宁肯忍了?说到底还是他对兴建这么大的港口项目没有把握,需要借助杨星这个外人帮忙来分担风险。

    另外对于今天荣明友抛出的这个新港选址地点杨星有些猝不及防,如果那里的条件真那么优厚,他还需要尽快了解当地的情况和当地政府对于在此建港的态度。他让他身边的秘书室成员尽快搜集中国沿海港口选址的资料,和三都澳的条件进行比对,看看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

    安排完一切,杨星总算有了几天休息时间。前一阵他一直忙着一系列收购和资本运作的事情,现在大事抵定,他好不容易回到九都这个发家之地,决定干脆多在这里逗留几天,好好放松一下,顺便看看这几年九都是否有了变化,顺便看望一下这里的老熟人。

    范伟得知他的安排后,主动自告奋勇做了杨星的导游。因为自从他陪同马市长出席了和杨星的谈判,为九都制造业又赢来了一次技术升级的大好机会,事后马市长行赏,当然对他这位杨星的好友大加赞赏。他作为市政府新人就能获得如此评价,他心知肚明是沾了杨星的光,所以马市长给他布置的任务就要陪好杨星这位活财神,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

    坐在范伟安排的商务车里,杨星沿着中州大道先进了市中心的群星坊步行街。只见往日热闹的街道现在更加喧嚣繁华,当初他亲自督建的步行街面积翻了一倍,仍然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不由感叹九都变化之大的确出乎意料。

    人群中有不少人看上去并不是本地人,口音来自天南地北。下车后,范伟拉着他一路挤上步行街里最繁华的星福百货大楼顶层,他倚着栏杆满脸大汗的喘口气,指着楼下中庭里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的景象心有余悸的说:“你现在放心了,今天不是周末都来了这么多人,要是节假日保证你的百货楼赚翻了!”

    杨星看着这繁荣景象当然高兴,不过眼前的人潮还是让他心惊肉跳,这可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星福百货毕竟是自家生意,前世里他听说过不少大商场因为人群爆满而导致踩踏惨剧的事故,他可不想悲剧重演,连忙召来百货大楼经理询问生意为什么这么火爆?

    经理解释道这几年九都市政府除了稳步推进市内国有大企业转产改制外,也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两条腿走路。九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旅游业自然就成了制造业之外的另一大支柱产业。为此市里不但将众多古迹景点保护修葺,还对主城区的市容环境进行绿化整治,上回阚东田推动改造九都市街景,建设宜居花园城市的计划就从杨星手里诈到了捐献的一亿元电动客车。现在这些车身涂有各式广告,行动起来静音无尾气的电动客车俨然是九都的标志景色,前不久还被联合国环保机构评为世界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小说《重生之商海惊涛》为转载作品,第四百五十六章 九都大变化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地铺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