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第七百五十七章 高温合金

第七百五十七章 高温合金

    从星海商贸涉足航空货运开始,杨星就在有意提升中星渗透航空业的水平。生产旋翼机和超音速公务客机只是牛刀小试,正式上马碳纤维生产线和一次性采购120架波音737就是他吹响全面进军航空业的号角。不过航空业在任何国家都属于政府管控的高端产业,杨星想凭借民间企业身份去插手航空产业,其政策难度一点也不小,所以他先在海南搞通用航空试点,而在九都这里重点研发航空材料来曲线进攻。

    杨星对柯有利解释,中星集团原本选择在几大星城间引进不久前上马的碳纤维生产线时,主要考虑对象是天津或是长安,因为那里有一定的航空工业基础。但现在中央既然能选择九都作为航空业试点地区,出于他个人的情感考虑,他愿意将这个机会留给九都,并且亲自拍板决定顺水推舟在九都中央星城内设立集团高新材料研发中心,重点研发包括以碳纤维为主的复合材料和作为航空发动机主材的高温合金。

    杨星也表示他当然不是无偿为国服务,其实高科技材料对于提升中星集团的制造产品质量也有极大好处,比方说碳纤维虽然一般都被认为运用在航空领域,但在高速跑车、运动自行车、高尔夫球杆、超薄笔记本外壳、建筑混凝土补强和消防防火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中星科学家正发挥其掌握的石墨烯专利,将其发展成一款特殊的碳纤维布,结合另一种抗剪稠材料,试制一种超轻薄防弹衣材料。因为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这款防弹衣能做到跟普通面料一样的外观,而防弹能力毫不逊色于美军现役防弹衣,即使定价昂贵,依然引起了国际上许多超级富豪的兴趣。同样道理,如果把石墨烯碳纤维运用在航空机身上,制造出像纸片一样的超轻型飞机材料绝对不是幻想。

    而通过和中航航材院合作,中星集团还打算在九都高新材料研发中心对国内高温合金实行大规模产业化,让集团生产的民用燃气轮机、超音速公务客机发动机不再受制于人。星辰制造在消化吸收杨星带回的苏联密档过程中,已经掌握到苏联解体前开发出的第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试制单晶空心涡轮叶片,这项技术可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此前一直被少数几个世界航空技术发达大国垄断。…,

    以镍为基础加上少量铜、铁、锡等元素形成的镍基合金一般只能承受几百摄氏度高温,想再提高温度,“天然”办法是找不到的,只能依靠“人造”。按照天性,金属材料晶体与晶体界限处非常容易断裂,就好像一棵树的枝桠处总是更容易折断一样。科学家想到的办法就是如果让所有晶体都朝一个方向生长,就如同一捆整齐排列的筷子,牢固度会大大增强。通过人为引导晶体生长,终于得到了晶体朝一个方向生长的定向晶体,这就是单晶。

    普通镍基合金单晶叶片能耐1100c高温,非常了不起,但现代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内耐高温要求达到了1500c,只能采取在均匀分布的叶片下布满各种气孔,高温下让气孔能通过导入空气形成冷风的方式降低叶片表面温度,这其中涉及众多学科和高深的制造工艺,需要极大的投入和决心,因此全世界能独立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国家正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杨星举例他旗下星威资源为国内发电厂提供的燃气轮机如果整机从国外购买,一台就需要花费十几亿人民币,其中最关键的一片进口单晶叶片造价约在40万元左右,经过中间代理商卖给中国厂家,价格要翻数倍,能卖到上百万元一片。而一台燃气轮机需要由数级涡轮叶片组成,其中一级涡轮叶片就需由近百片这种单晶叶片组成,也就是说仅一级涡轮叶片的购买价格就在一亿元左右,无怪乎整台设备开出如此天价。

    现在如果国内能够国产化单晶叶片,造价能压到国外产品的四分之一,这无疑将大幅降低电厂、客机、船舶等使用燃气轮机方面的成本,对中星消减成本非常有利。这一点曾作为全球三大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之一的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非常清楚,对杨星这个大力支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说《重生之商海惊涛》为转载作品,第七百五十七章 高温合金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地铺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